中文  |  ENGLISH
新闻动态/NEWSMORE
德术双馨宁静致远的医者学人——血液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从医执教学术生涯纪事(下)

患者至上 忘我工作

古往今来,成大医者,必兼备高超的医术和博大的爱心。王兆钺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妙手仁心、患者至上、大爱无疆的大医者。

耄耋之年的他,情系患者,常怀仁心,工作在门诊第一线,100元的特诊,坚持不去坐诊,感到那个挂号费太贵,增加患者的负担。每周三全天35元的专家门诊,他经常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一看就是几十位病人。

王兆钺教授说:

王兆钺教授与陆道培院士在血栓室进行学术交流(2001.2)


别人都嫌我看病慢,没有办法,对一些疑难杂症,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来询问和回答有关问题,仔细为其做检查,开处方,拿出治疗方案。

他的专家门诊,每每爆满,许多病人大老远的来了,经常挂不上号。有的挂不上号,就求助王兆钺教授加号,加不到号,就挂普通号,真正没有号了,就到办公室找他看病,王兆钺教授都一一认真应诊,毫无怨言。

忘我工作的王兆钺教授,自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狭窄等基础病;在他眼里,患者的生命,远大于自己的健康;在他心中,永远把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

王兆钺教授的学生,医学博士、血研所副研究员曹丽娟老师,向我讲述:一向性格温和的王兆钺教授,曾经为了患者治病,“两次拍桌子”的往事——

有一个南通的患者,自幼就表现为病因不明的严重出血,从五岁就开始,就一直在我们这里治疗十几年了,现在已经二十几岁,王老师已经救了她好几次命了。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们也找到治疗方案。这个女患者一有出血症状,在当地医院住院时,就马上打电话求助王老师,王老师也即刻电告当地医院的医生,指导他们怎么用药,怎么治疗。

有一次,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患者又犯病了,非常严重,卵巢破裂出血,血色素急剧下降,当地医院无法救治,放弃治疗了。患者辗转苏州100医院,收治在血液科病房(我院血液科的附属病房),病情危重,血色素下降到1克导致休克。患者的母亲来到血研所,从楼梯一路爬上来,跪王老师的办公室门口,哭诉着:“王教授,救救我女儿,现在只能您能救她了!”王老师得知情况后,沉思片刻,猛地一拍桌子说:“这个病人,不手术要死的,我过去看看吧。”王老师到了100医院,因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出血体质,当时有人提出先做一下血管造影再说,也有人认为手术出血风险很大等等,王老师力排众议,感到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马上手术,手术医生担忧地对王老师说:“如果死在手术台上,责任谁来承担。”王老师说:“我来承担!”于是王兆钺教授进入手术室,指导出凝血用药,最终缝合了患者的卵巢裂口,保住患者唯一的卵巢(曾因出血切除一侧卵巢),手术获得成功,又一次挽救患者的生命。事后,王老师对参与手术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说:“特事特办,下不为例。”。因为当时患者病情紧急,家属签字同意手术的程序都没有来得及办理,就施行手术,这是不符术前规则的,手术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次“拍桌子”,是在2021年2月中旬,当时王老师因身体不适,检查发现胰腺指标明显异常,经专家评估需住院手术治疗。第二天,恰逢他周三专家门诊,知晓病情的同事,都纷纷劝慰王老师:“明天的专家门诊就停诊吧,抓紧时间住院治疗。”王老师喃喃地说:“病人都是网上早就挂了号的,有的大老远来的,不能叫病人白跑一趟啊,专家门诊取消不好吧!”众人着急了,纷纷再次上前劝慰他时,“谢谢大家的关心!”王老师说完,突然,用手拍着办公桌,似乎对着自己,又好像对着同仁说:“我的病,我自己清楚的,也许,明天就是我最后一次专家门诊了!”大家闻言,无不为之动容。

王兆钺教授与陆道培院士在血栓室进行学术交流(2001.2)


第二天专家门诊,王兆钺教授正常坐诊,有的患者,发觉他脸色发黄不对劲,关切地问他,他以微笑作答,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已经下午5点多了,当他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出诊室回到办公室,准备明天住院治疗。学生们望着身患重病的王老师背影,曾经激励自己前行的导师,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王兆钺教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崇学向善,以文教化,以情感人,倾其所学,培育英才,常年教学相长,师生情谊深厚。2021年2月下旬,当他的学生惊悉导师身患重病入院,且手术风险很大,已在上海、杭州、苏州工作的研究生,均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导师,远在各地工作的研究生,一时不能前来的,纷纷发微信以祈祷,并祝福导师手术成功,早日康复,这对术后恢复中王兆钺教授,带来莫大的慰藉。

在同一时间节点,德高望重的王兆钺教授病情,也牵动着领导和同仁的心。在他住院手术期间,苏州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院党委书记陈卫昌教授,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济生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等校、院、所领导及同仁,先后到病房探望慰问王兆钺教授,送上真情和关爱,共同祝愿他身体早日康复。

解囊相助 温暖阳光

解囊相助,温暖民工,王兆钺教授的义举小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一滴水里见阳光,折射出他的慈善之心和怜悯之情。

2001年1月底,一位来自江苏如东县民工小张,专程赶到苏大附一院,送上一块画匾,万分感谢血液科王兆钺教授,在春节之前解囊相助,帮助他平平安安地回家过大年。

事情的缘起于1月12日,在浙江省某工地打工的30岁如东民工张诗桂,怀揣一年打工的9000元辛苦钱,高高兴兴地从浙江返回故乡如东过年,但在途经苏州转车之时,9000元钱被小偷窃去,身无分文的张诗桂一时陷入困境。一年的血汗钱顷刻被盗,使他痛不欲生。9000元对小张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现在连回家过年的路费都没有着落,更使他焦急万分。在这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小张来到血站去卖血筹措路费,但因卖血钱少,后又听人说苏大附一院血液科可以卖骨髓来钱多。

于是,小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来到苏大附一院。在病人选医生告示栏上,看到血液科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兆钺教授名字。于是,他慕名来到血液科找到王兆钺教授,要求卖骨髓得一笔钱,以便回家过年,当王兆钺教授得知小张9000元钱被窃的事由,十分同情,望着痛苦不堪的小张,王兆钺教授劝慰他,并告诉有关捐献骨髓的医学常识,骨髓可献,不可卖,更何况献骨髓,还得具备组织配型问题,即使对上配型,概率仅为几万分之一。王兆钺教授从身上掏出仅有的400元钱送给小张,并告诉小张,抓紧时间去吃顿饭洗个澡,买张车票回家过个年,与家人团聚。小张接过王教授解囊相助的400元钱,非常感动连声道谢。之后,小张买了张车票,踏上开往如东县的班车回家过年。

二十余年前的400元,如今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人在困境之际,雪中送炭,传递的却是人性的温度。

两周之后,小张专程到苏州买了画匾,准备登门相谢。当他来到电脑刻字店要求刻写谢辞,贴在画匾上之时,热心好客的店主得知原由,也被王兆钺教授义举所感动,亦免受了小张的电脑刻字费用,对小张说:“这样的好人好事应大力宣扬。”并热情将苏州电视台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

当苏州电视台的记者获悉后,当即来到苏大附一院进行了现场采访,面对摄像机的镜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曾多次拒受病人红包的王兆钺教授平静地说:“人都有困难之时,帮人一把,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就像我看病行医一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应尽之职,不需要任何回报和感谢,病人康复出院.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和最大的欣慰。”

甘为人梯 奖掖后学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医学事业是接力事业,只有广育英才,薪火相传,才能推动医学事业拾级而上。

王兆钺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导师,不仅有足够高的学术视野,而且有宽广的气度和胸怀;他经常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一切以求真求实为旨归,并期待学生超越自己,只有学生超越自己,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事业的发展才有希望。

王兆钺教授说:

我学成回国以后,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讲,搞科研,创新性非常重要。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主见。你有什么想法?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认为怎么样?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老是重复别人的工作,重复别人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科研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更要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

他结合自己的科研和临床,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学生:

真正的科研,不是简单的重复,科研要有新颖性,更要有探索精神。不论所探讨的问题是大是小,总要有所发现、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从此明了是怎么一回事,以期造福患者,并对学术研究有切实的贡献。

在承担本科生诊断学教学工作中,王兆钺教授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自己临床新发现、新进展的内容授课,既生动实在,又鲜活新颖,深受同学欢迎和赞誉。

正如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顾健教授所述:

王老师总是将他遇到的少见和疑难病分享给大家。经他一番分析,恍然这些病并不少见和疑难,而是我们不认识它,他总能从机制和病理生理角度,抓住要领和蛛丝马迹,找出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看似复杂的病象,经他分析解读,就变得简单,既有诊断,又有方案,且效果甚显。

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中,王兆钺教授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寻找课题,设计思路,提供最新医学文献,每篇论文论证推敲,逐字逐句修改,向刊物推荐发表,并向有关单位举荐、安排工作等事宜。

在采访中,他的学生,医学博士、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卢国元教授对我说:

我的导师王兆钺教授,长期从事血液病学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尤其是血栓与止血的疑难杂症方面,诊断治疗往往有独到之处。他为人豁达,淡泊名利,具有“老黄牛”精神,院内外乃至全国各地会诊、讲学,只要有时间,来者不拒。他对我们学生,“严格”中带“温和”,在科研和学术上,在生活和精神上,润物细无声传递着优良学风和科学精神,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倍感鼓舞,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患者的安危,永远大于他的健康,他身患多种基础病,仍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满腔热忱,对住院病人,尤其是外地病人关爱有加。有时,为了调节一下他的工作生活节奏,我特意开车邀请导师和师母,到太湖边农家乐转转、散散心,吃吃农家菜,让他放松放松;有时,我委婉地劝慰导师,注意身体健康,少抽烟,多休息,不要那么“拼”了。他对我讲:“学习工作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学习工作。”这不仅是导师的生活常态,而且是导师一生从医执教学术生涯的写照。这次胰腺重病开刀初愈,导师仍然在看书学习,关心患者,他割舍不下自己心爱的专业。

王兆钺教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风范,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不遗馀力,共培养了硕士与博士研究生20余名,目前都已成为众多医院的业务骨干和科主任。如医学博士江明华,现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出凝血专家委员会委员;又如医学博士卢国元,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本院肾内科主任;再如医学博士苏雁华,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血液肿瘤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室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医学参考报血液学频道》编委。

他的学生,血研所曹丽娟副研究员,医学博士毕业留校,一直在导师身边工作,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科研和学术上,她受教最多。在采访中,她告诉我:

当年毕业留校,导师就找我谈话:“小曹啊,你要静下心来,干我们这一行,一定要静下心来,要耐得住寂寞,要坐冷板凳的,很苦的,你要有思想准备。”当科研上遇到困难,导师从来不训斥我们,总是用关爱、尊重、鼓励,引领学生成才。导师总是鼓励我:“谁不遇到困难呀,不着急慢慢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你一生中有一二个做成功了,或有新发现,就不错了。”

三年磨一剑,胜过一年磨十剑,倡导踏实治学,一直是学界的一个共识

生命不止 医者不息

王兆钺教授至老不懈的刻苦钻研,众所周知。当然,最真切的记忆,首先来自家人。子承父业的王荧、儿媳李慧娟与王兆钺教授,均为苏州医学院(现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校友。

在采访中,且看其公子王荧(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血液科副主任)的叙述:

父亲嗜书如命,潜心学问,敏于思考。每天晚上看书,都要到12点以后才睡觉,我觉得他很辛苦。我之所以选择学医,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到治病救人是很崇高的事业。我医学院毕业入职,各科轮转结束后,自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更大挑战性,我本想到心内科工作,后来经过双向选择,阴错阳差来到了血液科,感到也不错,平台也很高,具有挑战性,与父亲成为同事,他也从不过问我工作上的事。从医多年后,我才充分理解,父亲为什么经常晚上看书到深更半夜,因为人们经历疾病时,所遭遇的痛苦和问题太多了,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思索解除病痛和解决问题之道。也促使我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完成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在一般人眼里,只知道我父亲除了看书学习、出门诊看病、搞科研写论文,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其实我父亲年轻的时候,会拉二胡,会写生绘画,且都像模像样的,水平都蛮专业的,后来我父亲投考到陈悦书教授门下攻读,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了,才放弃这些业余爱好,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在采访中,再看其儿媳李慧娟(主任医师、内分泌科科秘书)的叙述:

我与王荧相识至结婚,才认识了爸爸,他待人很亲和,总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他生活俭朴,吃穿都不讲究,经常在职工食堂吃饭,这都是为了节约更多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和工作。每次回去看望他们,总是看到爸爸手里拿着英文资料在阅读。记得有一年,他因糖尿病足,住进我工作所在的病区,他的床头堆着一大摞文献资料,每次医生去查房,手里总是拿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在看,也不好好休息,足见爸爸的事业心。这也许是爸爸全部的生活和人生追求。

王兆钺教授进行授课培训(2019.6)


是的,医学的远征,始于人类对于生命的渴望,也终将成就于无数医者学人的付出。生命不止,医者不息。

王兆钺教授术有专攻,业精于勤。现任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血栓与止血学杂志副主编;历任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学会实验血液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专业组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委、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编委等职;多次被评为苏州大学、苏大附一院先进科技工作者;2022年1月,荣获陈悦书医学奖·金螳螂苏州血液研究突出贡献奖。

治学严谨 春华秋实

王兆钺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其要盖在以下数端:

一是治学基石:解除病痛;二是治学重点:血栓止血;三是治学方法:医研相融;四是治学态度:耐劳求真。

王兆钺教授为学专精,耕耘不辍,已刊行的专著、论文及承担科研项目有:

主编《血栓与出血及治疗》《现代血液病诊断治疗学》,副主编《血液学——现代理论与临床实践》《临床血栓病学》,参编医学专著18部,撰写综述117篇,发表论文151篇,其中核心期刊106篇、SCI 45篇;承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江苏省国防工办、江苏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王兆钺教授潜心学问,寂寞勤苦,其获奖成果主要有:

《研制血栓烷B2与前列腺素F1α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及酶朕免疫检测试剂盒》,在全国各医疗与科研单位广泛使用,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01年荣获核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异构前列腺素与11-去氢-血栓烷B2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2001年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几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07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08年荣获江苏省医学奖一等奖。

作为《骨科围术期血液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人员,通过调节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期间纤溶功能,减少手术出血量,并同时预防出血,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2017 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治疗新策略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主要研究人员,提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调节治疗的新方法,并被纳入美国血液学治疗方案;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血小板调控机制及其相关血栓与出血疾病诊断治疗应用研究》主要研究人员,2020年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王兆钺教授心无旁骛,纵深掘进,临床主要贡献有:

长期从事门诊与病房工作,并承担院内与全国各地血栓与止血疑难与危重病例的会诊任务,结合新的技术与方法,开展了罕见出血与血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取得了新的发现,挽救了特殊患者的生命。

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血小板GP Ib/IX是通过跨膜区连接形成复合物,阐明了GP Ib/IX复合体形成的机理以及在BSS发病中的意义。

2006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甾醇储存障碍(全世界仅有百例报告)。通过20例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控制饮食并给予消胆胺与依折麦布治疗后,本病可以完全控制。

2009年,开展慢性顽固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调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通过诱导或恢复自身耐受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2011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血汗症(Hematidrosis)的发病机制并成功治愈(全世界仅有百例)。相继对7例血汗症患者,运用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治疗,取得了极好的疗效,已成为国际上血汗症治疗的标准方法,大多数患者都得到好转或治愈;对个别间或有意识障碍患者,加用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也获得治愈。

2016年,开展全反式维甲酸(ATRA)除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治疗外,尚可抑制Th1细胞而直接促进Th2细胞的分化,促进CD4+CD25+Treg细胞的分化,协助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该研究成果推广至国内1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并且列入美国ITP治疗指南。

在五十七年从医执教学术生涯中,淡泊宁静、低调感恩的王兆钺教授不负韶华,一步一个脚印,叩开了通往医学殿堂的大门;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鼎血液病学的疑难杂症,开启了造福病家的成功之路;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旧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征程上前行探索……

王兆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留影(2019.12


 

为校核专访文稿中相关数据和专业术语等事宜,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再次来到乌鹊桥路苏医三区的王兆钺教授寓所。

当校核之事完毕,我起身与王兆钺教授话别,并真诚的祈愿他:新冠疫情期间,加强自我防护,健康快乐每一天。

王兆钺教授说:“我患病已整整一年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脑海里有了诸多的人生感悟。患病之后,受到无数人的关心,内心也充满了感恩,总希望自己如果能恢复健康,能再有机会和同仁继续学习与工作,如果假以时日,我一定会尽力做得更好,来报答大家对我的厚爱与关心。现在医疗、教学、科研的工作条件与环境日新月异,与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希望年青人珍惜这种机会,努力拼搏,敢于创新,为医学的发展与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和时行。聆听肺腑之言,期望后学寄语,心灵备受启迪;祈望疫情消散,人间无恙;祝福王老吉祥如意,心情愉悦,身体安康。

——作者手记

more

德术双馨宁静致远的医者学人——血液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从医执教学术生涯纪事(上)

辛丑牛年的年末岁尾,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简称血研所,下同)来电,诚邀我对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做专访并撰文;壬寅虎年是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从医执教学术生涯五十七载暨八十华诞,血研所拟编一本纪念册以示庆贺。

血液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是我敬重的医者学人。在我的移动硬盘——日积月累的《博习医事》文库里,有我往日采访过他的工作手记。

三个多月来,因疫情缘故,现场采访、资料搜集、专业理解,时断时续。在采访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同时,我先后采访了受教于他的博士研究生和他的同事及哲嗣、儿媳等;惊悉王兆钺教授大病初愈,仍然关爱患者的安危,线上免费看病、答疑解惑;依旧关注血研所的建设与发展,将国内外血液学研究最新文献,发送给相关研究人员,不禁令我动容。

也许时间仓促、才疏学浅、笔力不逮,对他从医执教学术生涯的不凡业绩,记叙不一定到位;但是,我的笔下是认真的,我的内心是感佩的……

——作者手记

血液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近影


淡泊名利 不骛声华

我眼中的血液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是一个行事低调的人,平日里话语不多,终日埋首于他所挚爱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是一个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事之人。采访前,在做文案准备工作之时,我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以及昔日里与他交往的点滴之事。

他阳光谦和,精神饱满,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温暖儒雅的笑容,洞察世事的眼神,轻缓平和的语调,字字句句都透露出磁性,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每次经过他的办公室,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不是静静地在电脑前撰写论文,就是在指导研究生探讨课题。

我曾应血研所之邀,参加过10周年、20周年、30周年所庆外宣工作,以及《中国医学院士文库——阮长耿院士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学界楷模,国之栋梁——阮长耿院士从医执教五十五载暨八十华诞纪念册》编撰等工作。在上述系列会议和活动中,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总是默默地参与其中,静静地听别人的发言和讲话,很少插言。当然在所庆期间的学术研讨会上,轮到他的学术讲座,则不疾不徐,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忆及往日里与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的三次交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是21年前,即2001年的一个春节,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慷慨解囊,相助民工回家过大年的感人事迹,是节后,受助者到院党委送感谢匾额,我才知道的,然后我对他和受助者进行了采访,撰写了题为《王教授解囊相助伸出援手,遭窃民工平安回家过大年》新闻报道。

第二次是11年前,2011年3月,当我获悉他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血汗症发病机理,妙手治愈罕见“血汗症”,对他又进行了一次采访。撰写了题为《王兆钺教授妙手治愈罕见的血汗症,在国际上首次揭示血汗症发病机制》新闻报道。


陈赛娟院士参加江苏省血液研究所20周年所庆时,与王兆钺教授(右2)、薛永权教授(右1)、陈子兴教授(右4)合影,四人均为“文革”结束后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首届硕士研究生(2008)


这两次采写的新闻报道,均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和转载,尤其是后一则新闻报道,引起医界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这两次的新闻源,都不是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自己主动提供的,而是我从其他渠道事后获悉的,由此可见,他是一个低调做事、淡泊名利、不骛声的医者学人,这一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三次是12年前,2010年1月,我主编《名医风范——陈王善继、陈悦书、陈明斋纪事》一书之时,他送来一篇题为《追忆导师,勤奋工作》的纪念文章。阅读全文,使我受益匪浅,字里行间,朴实无华,言简意赅,对导师陈悦书教授情深意厚,尤其是他文章最后结尾一句话,至今仍叩击我的心灵:“我们应该努力奋斗,为我院血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对导师的最好纪念。”

纵观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从医执教学术生涯,他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在我日后采访中,得出的结论和得到的印证。

勤勉向学 持之以恒

在一个冬日的下午,血研所副研究员曹丽娟老师,陪同我来到乌鹊桥路苏医三区的王兆钺教授寓所,走进陈设简朴的客厅,已在等候的王兆钺教授,因大病初愈,面容显得有点文弱。

我们的访谈话题,自然从他的勤勉向学之路开始。

他说:

我是南京市人,1943年2月6日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小学就读于南京市颜料坊小学,初高中就读于南京市第二十三中学、南京市第五中学。1960年9月至1965年7月,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

王兆钺(左一)在法国科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所进修时与所长Caen、副所长Le Grand等合影(1984)


谈起小学、中学念书岁月,他说:

在学校里,我是一个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学生,我的成绩突飞猛进的转折点是在高二。有一天,教我们几何课的数学老师,拿着我作业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大加赞赏我的作业做得正确、页面干净,使我深受鼓舞。从此,我学习更加刻苦,更加勤奋,各门功课都很有优异。在高中毕业前高考模拟考中,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其中数学是满分,俄语是99.5分,因一个俄语字母写错了,所以扣了0.5分,否则也是满分。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鼓励大于批评,对我的一生启发很大,在以后教育子女,指导研究生学习时,我都遵循这个原则,并收到成效。

说到这里,王兆钺教授快乐地呵呵地大笑了起来。

说起学医的志向,他说:

是当年我看了墨西哥电影《生的权利》,受到感动和启迪而萌发的,尤其是利蒙塔大夫的厚德仁爱深入我心。1960年6月高中毕业,我在高考志愿表上,都填写了医学院校,8月,我如愿以偿地被南京医学院医疗系录取。

也许影片告诉了他:医学是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医疗是人与人互相关怀的过程,心地的善良与心灵的宁静是从业者的品质和追求。这样品质和追求,也许正契合他的志趣和理想。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境界;选择了付出,也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耕耘,也就选择了收获。

1965年7月,王兆钺大学毕业后,分配至连云港市海州人民医院工作,任内科医生。

他说:

在那个年代,要响应毛主席6·26指示精神,把医疗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我一到医院,不是马上进病房,而是下乡参加秋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翻地、积肥、施肥、插秧、种麦、什么农活都干,还要深入到农民家中或田间地头看病治疗。1966年初,我又参加“四清”工作。

下乡锻炼任务一结束,王兆钺回到医院,在上级医生的带领下,从事内科临床医疗工作。

王兆钺说:

连云港市海州人民医院的规模较小,内科没有再细分呼吸、消化、神内、心内、肾内、血液等科,我做的是大内科的全科医生,这样也好,接触病种多一点、病人多一点,知识宽一点,全面一点,对提高自己业务有好处。

可是好景不长,是年6月,“文革”爆发,一切都乱了,王兆钺也感到困惑。但有一点,他很清醒:我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白天,他泡在病房里,如铁屑被磁石吸引似的,观察、判断、处方,然后期待病情的转机。当病人康复时,他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晚上,他在医院职工宿舍里,灯下看书学习,钻研自己的业务。此时“文革”如火如荼,有人跑到他宿舍里,看到他还在静静地看书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竟夸张地对他说:“连云港市就你一个人在看业务书!”面对此言,他一笑了之,依然故我。

在王兆钺看来,作为医生,做人就是如何对待病人,心系患者,关怀备至;做事就是如何诊治病人,思在疾病,竭尽全力;做学问就是如何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在连云港市海州人民医院十二年的医疗实践中,王兆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业务上精益求精,期间,又被医院选派到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进修一年。王兆钺经过多年内科临床工作的历练,治病救人的技能日益见长,许多病人经他治疗纷纷康复出院,特别是成功抢救了一些濒危的病例,从而受到患者们的赞誉,在方圆五十里地小有名气,老百姓都知道王兆钺医生的大名。

1975年4月,医疗质量和业务水平出类拔萃的王兆钺,被连云港市卫生局选派参加江苏省援外医疗队。之后,在政审中,因他大哥对“文革”言辞不端,故未能成行,但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王兆钺的医疗诊治水平高,得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认可。

在十年举国板荡的非常时期,王兆钺能够超然物外,没有脱离临床,没有放下业务,实属不易;他不受裹挟,不参加派系斗争,耐寂寞而不旁骛,历动乱而不间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做临床医生离不开病人,临床业务没有荒废,业务书籍一直需要看。

他说:

我当时别无喜好,除了偶尔拉拉二胡、信手涂鸦自娱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爱好。唯一的喜好就是读书学习和诊治病人。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全国研究生首次恢复招生,从报名到考试,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王兆钺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医生多学一点本领,患者生命就多一份希望,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复习,准备迎考。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硕士研究生考试、面试,王兆钺以优异的成绩,被苏州医学院录取,同时与他一起被录取的还有薛永权、陈子兴。他们三人真是三生有幸,师从陈悦书教授。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若干年后,他们没有辜负导师的殷切期望,均成为血研所的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在业界颇具知名度。

78级研究生,在当年堪称“黄埔一期”,大多数是文革前或期间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近十年、或十余年。在当年举国板荡的十年间,高校停止招生,教学科研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只有那些有理想、有能力、善学习、会坚持的人,才能抓住这个机会,成功考上研究生,王兆钺便是其中之一。

血栓与止血研究室被评为文明单位全体合影,前排右一为王兆钺(1986)


亲炙名家 感恩导师

1978年12月,王兆钺从连云港市海州人民医院,来到苏州医学院,亲炙名家陈悦书教授,开启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并从事血液病学关于白血病相关抗原的研究。

在读研期间,阅读西方医学文献,需要娴熟的英语。说起攻克英语关,王兆钺有苦恼,也有喜悦。他从中学到大学,学的都是俄语。从俄语到英语的切换,着实让他下了一番苦功,他在上学的路上,都经常手不释卷。有一次下雨天,他一手撑着雨伞行走,一手拿着英语书在看,嘴里低声念念有词,引起一个路人好奇地走过来探究。有一段时间,他感到很困惑,随着教科书的循序渐进,总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老是提不高,似乎有一种胶着状态。

有一天,他步出苏州医学院大门左转向南,来到苏州外文书店里,他随意翻阅一本英文书刊,竟能看懂全部内容,一阵惊喜,仿佛有一种解脱感,由于长时间陷入教科书中,使他感到没有长足进步,现在心里豁然开朗、如释重负。自此信心倍增,拓展了英语阅读面,水平不断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他还学习医用日语。

在硕士研究生攻读阶段,王兆钺英语翻译颇有收获,他在《医学科技参考资料》(1980年第8期)《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1981年第2期)上,分别发表了译文《白细胞粘附抑制的历史背景及机理》《细胞表面抗原对儿童急淋预后的意义》。

也许感恩是人生一大宝贵的精神财富。说到自己恩师陈悦书教授,王兆钺滔滔不绝,充满了感恩之情,他向我讲述恩师的为人为学:

我的导师陈悦书教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长者。我的成长,离不开导师的厚爱和培养,我要感恩导师。

王兆钺(左二)陪同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的血液科主任Shapira教授参观我院血液科病房,左一为夏学鸣主任,左4起:陶瑞芳副主任、姚锡珍副主任 (1994)


陈教授学识渊博。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首创HOAP方案,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天仍是国内白血病的一个基本治疗方法,也为以后急性白血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血液学》《白血病》两本专著,长期以来,一直是血液科医生必读的经典书籍。陈教授为我们三个研究生(王兆钺、薛永权、陈子兴——笔者注),确定了三个不同方向的研究课题,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导师的广博知识及对国际血液学发展动态的了解,令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极为钦佩。陈教授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也使我们深为感动。他从年青时候起,每天都攻读到深夜。记得有一次,别人邀请陈教授去看文娱演出,陈教授拿着票对我说,那要花费他三个小时。结果他还是没有去,把这个时间又用于学习与工作。他晚年长期病卧在床,但仍要阅读大量的资料,学习成了他生活的第一需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一生最恰当的写照。

陈教授对研究生的培养非常认真负责。从课题设计、实验安排到论文写作,他都要化费大量的时间亲自检查、反复修改,要求我们一丝不苟,书写工整,连错别字也一一给予改正。陈教授不喜欢故弄玄虚,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无所不知的权威。当我们有问题向他请教时,他都尽量给予准确的回答。对于他不了解的问题,他都习惯地说“那就不知道了”。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悦书教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治学态度,王兆钺一生奉为圭臬。

岁月如梭,春秋三年,王兆钺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及论文答辩。1981年12月17日,导师陈悦书教授执笔对其学业评语,字迹工整如印刷体:

基础课优良,专业课优秀。学习认真肯钻研,工作比较细致踏实,完成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对常见血液病能较熟练诊断与处理。能较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刊,写出文摘和综述。希望进一步虚心学习,更好地完成任务。

并对王兆钺的工作安排提出:

建议留苏州医学院血液研究室工作。

1982年3月,作为1981届血液学硕士研究生的王兆钺,从苏州医学院毕业并留校工作。

苏州医学院建校80周年庆典,法国科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所所长卡昂(Caen)致辞,王兆钺教授担任同声翻译(1992)


出国研修 励志图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刚刚步入正轨,百废待兴,急需培养各类人才,根据国家部署,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纷纷选派优秀俊才到国外留学进修,苏州医学院也不例外。

1981年10月,师从名医陈悦书教授的青年才俊阮长耿,留学法国载誉归来;根据中法约定,1982年,苏州医学院将继续选派人员到法国学习先进技术。

有一天,陈悦书教授对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王兆钺说:“你要再学一门外语,准备到法国去进修。”王兆钺听从导师的安排,跟随苏州医学院图书馆的陶老师(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毕业),学习法语三个月。

忆及起这三个月临阵磨枪学法语,王兆钺说:

时间紧,任务重,硬着头皮上,陶老师从南大毕业已十多年了,文革十年,法语亦荒废了,只能说,我学了点皮毛,就仓促到法国去进修了。在那个特殊年代,我们的医疗水平、医疗设备,远不如人家,差距太大,不仅仅是技术,而且观念上也落后。国外的科研条件相对成熟,到国外去学习先进技术,感觉到身上一种时不我待、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奋起直追的动力。

王兆钺负笈法国,共分两个时段:1982年10月至1984年2月,在法国医学科学院第150研究所;1993年1月至1994年7月,在法国医学科学院第348研究所。进修的专业和研究的方向为:前列腺素代谢、前列腺素受体、异构前列腺素研究;了解和掌握前列腺素代谢研究的国际动态,学习和掌握前列腺素代谢的放射免疫测定法与高效液层析技术。

王兆钺说:

刚到法国,由于自己的法语水平差,感到有点无奈、无助,到了巴黎大学城,沟通都感到非常困难,接待人员安排住宿等事项,他说的,我听不懂,我说的,他听不懂,只能用英语和手势比划沟通,后来,接待人员给我的导师打电话,说了一大通,有一句法语,我听懂了,“这个人法语很糟糕”。当时,我真得感到无地自容。

面对语言关,王兆钺深知,学习语言,环境很重要的,在工作与生活中,他主动与法国人交流,混在人堆里学,就像小孩子学讲话一样,一年之后,他能够顺达地用法语进行交流沟通,与研究所同行之间关系非常融洽,这对他的基础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王兆钺说:

师从陈悦书教授,主攻方向是白血病和血栓与止血研究,从临床医疗到基础研究,我刚刚起步,现在又是来到世界高档次的医学科学院研究所进修,许多新生事物,我以前都没有见识过,感到有点手足无措。当时,导师对我颇为不满意,他对我说,你在中国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基础训练再来。

面对导师的不满话语,王兆钺并没有为此感到气馁和沮丧,反而更激励他发愤图强,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拼博中求得进步和发展。他全身心地扑在实验室,精益求精地做好导师安排的各项基础研究,经常工作到深更半夜,疲惫的他一回到宿舍,鞋也不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忆及那段法国进修岁月,王兆钺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拼”,刻苦修炼;二是“熬”,坚持不懈。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王兆钺日臻成熟,不再是重复简单操作的打工仔式”研修员,学会了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基础研究方面,他经常将自己见解和思路,与导师沟通并获得支持,结合国内病案,开始在研究所里作报告,并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王兆钺取得一系列的进步和成绩,令人刮目相看,得到法国导师和同事们的认可。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博导团队合影,第一排右起:王兆钺、陈子兴、阮长耿、吴德沛,第二排右起:夏学鸣、张日、薛永权2006


王兆钺说:

技不如人,就要受到歧视,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尤其在那个文革刚结束,国门刚打开的年代。法国有点沙文主义,看不起亚裔,就像农民工到城里打工,被城里人看不起一样。在研究所刚开始工作,当时我就有这种感觉,但是你一旦被他们认可、接纳了,研究所的领导、员工与你关系融洽了,你的感觉那就不一样。结论只有一个,唯有自强不息,方能平起平坐。

王兆钺接着说:

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那一年,所里将仅有的一张国庆阅兵式邀请函送到我手上,请我去参加国庆阅兵式,当时我就站在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不远处,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得到法国同行们的尊重和认同。

说完此话,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自法国学成归来,时隔两年,1996年2月至5月,王兆钺作为一名访问学者,赴瑞士洛桑医科大学学习,进行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基础研究的视野。

回眸国外研修,王兆钺说:

我最大的收获不是作报告、发表论文,而是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当年在国外学习的历练,快速提高了我的外语水平,也为我了解掌握国外医学最新动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

王兆钺学过俄语、日语、英语、法语,其中英语和法语,因为对外使用和交流的频率最高,他熟练掌握了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有一次,外国专家来苏进行学术交流,其中有一对夫妇(男是法国人,女是英国人)在学术交流时,一个用法语讲解,另一个用英语讲解,在现场,王兆钺对他们英、法语的讲解和互动,流利顺畅地进行了口译,并切换中、英、法文,适时沟通,实属不易。

历经二十年的寒窗攻读、国内外临床及基础研究二十余年的刻苦磨砺,王兆钺已经从一个稚嫩的学子,成长为一个造诣深厚的医者学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科学的深邃,学识学养的积淀,使他对医生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医生,不仅是一个职业,而且更是一项事业;因为,医学是关乎人类终极利益的特殊学科,是一项极其神圣的事业,是一项极需做出奉献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事业。

医研相融 自辟蹊径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临床实践的基础,而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而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又助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医研相融才能相得益彰。

王兆钺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工作(2005.7)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王兆钺教授经年累月,接触无数病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知道病人急需解决什么问题。他在基础研究工作中自辟蹊径,以自己临床遇到的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文献上寻找的问题为导向,从而使自己的基础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王兆钺教授说:

我先后从法国、瑞士学成回国,依托血研所、血液科为平台,将基础研究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中国有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基数,这是国外任何一个国家不可比的。我院血液科一直是全国的一个中心,各种各样的病人,解决不了问题,都到我们这里来,许多疑难杂症和比较特殊的罕见疾病,你在这个里面都会发现,就是在全世界也是极少见的,最多报道10例8例,你在这里面进一步做好精细工作,就会有收获。我在诊治常规血液病外,重点放在血栓与止血的疑难杂症与危重病例方面,尤其是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我基本上走的是这一条道路。

2004年,王兆钺教授在诊治患者工作中,发现一例植物固醇血症的新的特殊亚型,此前,国内外医学界从未报道过,当即安排在读博士研究生做这一课题,在他的指导下,整个周期研究工作做得很好,后因故进展略有迟缓。当全部工作快结束,准备发表论文时,结果国外率先发表了。2005年,英国血液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报道这个病。科学的发现,稍纵即逝,一次本该早发现的新病种,却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被别人发现并率先发表了。

说到此事,王兆钺教授不免感到有点可惜与遗憾。他说:

有些事,就是一辈子可遇不可求的。他们发现的方法与我们略有不同,他们是从其他疾病中筛选出来的。但是共同点是一样的,就是这个病,前后就相差三个月。2006年,我们的文章在意大利血液学杂志(Haemtologica)上也发表了。奥运会有金牌、银牌、铜牌之分,但科学的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三之分。

从王兆钺教授的话语中,让我体会到他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遗憾。埋在心中的遗憾,也许是鞭策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动力。在他的指导下,至2017年已报道了伴有血液学植物固醇血症20例临床特征分析,通过控制饮食,并给予消胆胺与依折麦布治疗后,本病可以完全控制。

在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王兆钺教授造诣深厚,引起国内外医界同行反响和赞誉。很多疑难杂症患者,经他确诊与有效治疗后转危为安,获得了新生。他在从事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探索出血性疾病的奥秘,解救病人的病痛方面均有重要发现:在国际上报告过一种新的血小板疾病;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 Proteus 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国内首先发现了血小板贮存池病、遗传性植物固醇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遗传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缺乏症,并鉴定了多种新的基因突变等。

王兆钺教授(左二)与他的研究生毕业留影(2010.6


仁心仁术 妙手回春

从医执教五十七载生涯的王兆钺教授,无论是在职,还是返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有时还应邀到全国各地医院去会诊、讲学,无论职位高低、贵贱贫富,对病人都是一视同仁。在他看来,疾病,这个由生到死的引线,一旦点燃,总需要有人带着一剂良药为你熄灭

2010年,一个13岁的女孩,因皮肤黏膜表面反复出血3年,从武汉来苏大附一院血液科就诊,患者因自发性出血,可见于舌部、额头、手掌、脚背、上肢、大腿内侧及指甲缝,颜色鲜红;每天约2-6次,最多达10次以上,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停止,不留任何破损或痕迹,而且,患儿血汗只发生在白天,在室内温度较高或紧张时易诱发,睡眠时从未出现。

患儿经王兆钺教授接诊后,被确诊为血汗症。血汗症是一种极为罕见与奇怪的疾病,往往发生在极度紧张与恐惧状态下,西方宗教称之为“圣痕”。血汗症的病因不清,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常说的“汗血宝马”,其实这种马出的不是真正的血,而是红色的汗液。

13岁的患儿经血液与病理检查后发现,患儿的止血功能正常,汗腺结构正常,汗腺内也无任何血液残余,其“血汗”不是血液与汗液的混合,而是与汗液样的组织液混合。王兆钺教授认为,患儿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血管舒缩与渗透性异常,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调节交感神经功能将有助于治疗。在运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治疗2天后,患儿的血汗症状即明显减少,并在数日内完全消失。

又经一年随访,女孩未再发作,她的生活与学习一切正常。由此可见,血汗症的渗出液是血液与汗样液体,β-受体阻滞剂可成为本症新的有效治疗方法。2011年相关论文,已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与美国临床皮肤科杂志发表;这是王兆钺教授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血汗症的发病机制并成功治愈该病。

自从在网上开展了线上问诊以来,全国各地的患者纷纷与王兆钺教授联系沟通,每次他都及时认真回复,疫情期间,尤其大病初愈之后,还在线上免费为患者看病、释疑解惑。

线上线下的患者,纷纷赞许王兆钺教授:

王教授的回复,消除我们的疑惑,如同给了我们定心丸;到苏大附一院找到他看病,觉得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王教授对病情有深入的研究,能对症下药,在药品方面会对我们作详尽的解释;对于急危罕见疑难杂症的病人,给予最准确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有怜悯的心,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他的团队也非常有爱心,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王兆钺教授与王振义院士参加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时合影(2009.11)


正如一位患者的女儿所述:

我妈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在其他医院看了一年多,总是反反复复不见好,后来看到苏大附一院专家介绍,就挂了王兆钺主任的号,他不但医术好,而且医德也好,特别能考虑到病人的感受。我妈的病已经好了几年了,到现在我妈还总是夸奖王主任:从来没见过这么负责任的好医生。

赞赏王兆钺教授妙手回春,且听一位女患者的心声:

我十三岁就患有非球形性红细胞增多症,经多处求医未果。直到二十五岁,经朋友介绍,到苏大附一院王教授处诊治,康复后第二年便育有一女。在此我仅代表我及家人对王教授说一声:谢谢您,王老,祝您健康幸福!

再听一位患儿的母亲,对王兆钺教授发自内心的感激:

我小孩一岁半时,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去了当地的三甲医院,病危通知书都下了,当时吓得我不轻,住院花了两万多元都没治好,当时我的心都凉了。后来在网上查阅,说王兆钺医生医术高明,就到苏大附一院挂了他的专家号,经过他精心诊治,坚持用了半年的药,现在已经痊愈了。记得当时王医生给我说了一句话:“我可以保证你的小孩已经完全好了。”当时,我的心里那个踏实舒坦啊,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真得好感谢王医生!

医患双方之间,以信心交换信任,以仁心播撒仁爱最主要的是理解和换位思考;当你真正与患者换位思考,竭尽全力解除病人痛苦之时,你的辛苦劳累,就会烟消云散,而所获得的成就感,是任何一切都无法比拟的。

由于血研所、血液科在出血性疾病诊治中的显著成绩与科学完善的检测方法,全国各地均有疑难的出血性疾病病人来院求医,目前,在苏大附一院确诊的两种主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与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数,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实际已成为全国出血性疾病诊治的中心。

more

学术讲座/ACADEMICMORE
武艺教授授课组在Blood杂志上发表论文

九月金秋,在江南烟雨中,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迎来2017级研究生同学。9月11日,在独墅湖校区......

微信平台